男女主角分别是小江钱小江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双娇女与才子的奇情科举姻缘(小江钱小江)》,由网络作家“沐尘月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想着这样一来,就算钱小江不愿意也没办法了。她心里想:“省得让他提前知道了,又要挑三拣四,不让我自己做主。”有几个明白事理的人说:“女儿许配人家,全要父亲做主。父亲答应了,就算做母亲的不同意,也还可以去告状,哪有做官的人被凶悍的妇人控制,反倒让男子汉听任内眷行事的道理!”于是就想另外找媒人去跟钱小江说合。可是那些做媒的人都有些欺软怕硬,让他们瞒着边氏去做事,个个都头疼,不敢答应,他们都说:“得罪了钱小江,等他发作的时候还好出头解释,就算受些侮辱,也还可以去官府告状;可要是得罪了边氏,她发起泼来,‘男不与妇敌’,不要说被她咒骂还不好还嘴,就是被她打上几拳、几巴掌,也只能忍气吞声,做个‘唾面自干’的人,难道还能打她一顿,去告她一状不成?”...
《双娇女与才子的奇情科举姻缘(小江钱小江)》精彩片段
想着这样一来,就算钱小江不愿意也没办法了。
她心里想:“省得让他提前知道了,又要挑三拣四,不让我自己做主。”
有几个明白事理的人说:“女儿许配人家,全要父亲做主。
父亲答应了,就算做母亲的不同意,也还可以去告状,哪有做官的人被凶悍的妇人控制,反倒让男子汉听任内眷行事的道理!”
于是就想另外找媒人去跟钱小江说合。
可是那些做媒的人都有些欺软怕硬,让他们瞒着边氏去做事,个个都头疼,不敢答应,他们都说:“得罪了钱小江,等他发作的时候还好出头解释,就算受些侮辱,也还可以去官府告状;可要是得罪了边氏,她发起泼来,‘男不与妇敌’,不要说被她咒骂还不好还嘴,就是被她打上几拳、几巴掌,也只能忍气吞声,做个‘唾面自干’的人,难道还能打她一顿,去告她一状不成?”
所以四处找媒人,却没有一个人肯做。
没办法,求亲的人只好自己去跟钱小江说起求亲的事情。
钱小江看到做媒的人只问他妻子,不来问他,心里很是不平。
如今听到有人来“求亲”,就好像在空旷的山谷中听到了脚步声一样欣喜,自然是满口答应,哪里还会去考虑对方的好坏呢?
那求亲的人又说:“大家都怕您的夫人,不肯做媒,这可怎么办呢?”
钱小江说:“两家没人往来沟通,所以才需要媒人,我现在亲口答应了,还要媒人干什么。”
求亲的人得到了这句话,高兴得不得了,当场就选了吉日,要送盘盒等聘礼过门。
钱小江的想法和他妻子一样,事先也不通知对方,一直等到事情临头让对方发现。
没想到选的好日子大多相同,四户人家的聘礼都在同一时间送上门来,一时间鼓乐声震天,金珠首饰摆满一地,都分辨不出哪家是哪家的了。
钱小江和边氏还以为:“送聘礼的人家知道我们夫妻不和睦,担心得罪了其中一方,所以一户人家准备了两份礼帖,一份送给男主人,一份送给女主人,正所谓宁可多备些礼物,也不能少礼。”
等到拿过礼帖一看,谁能想到“眷侍教生”下面的名字,竟然没有一个相同的,写得错落有致,礼帖头上的四个字连起来念,正好是《百家姓》里的
得标致的了,就是想找一个身体健全、五官没有缺陷的都难。
刑尊心里想:“这两个女儿的丈夫,肯定得从这四个人里面选,这不是‘矮子队里选将军’嘛,叫我怎么选得出来呢?
没想到这两个美丽的女子,命运竟然如此不好,到了这种地步!”
刑尊叹息了一声,就把钱小江所许配人家的男子叫到东边跪下,把边氏所许配人家的男子叫到西边跪下;然后把两个女儿叫过来跪在中间,对她们吩咐说:“你们父母所许配的人都叫来了,之前问你们,你们既然不肯直说,想来一是因为害羞,二是不好说父母的不对。
现在不用你们开口,只要把头稍微转一下,分出个方向来就行。
想嫁给父亲所许配的人,就面向东边;想嫁给母亲所许配的人,就面向西边。
这一转头之间,关系到你们的终身大事,你们两个可得拿定主意。”
说完这一番话,满堂的人都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们,就等着看她们转头。
谁知道这两位美丽的女子,刚开始看见男子进来的时候,还左看右看,想要看看这四个人的模样,等到看到他们奇形怪状的样子,就都低下头,闭上眼睛,默默地流起泪来。
听到官府大人问她们,她们既不面向东,也不面向西,直直地对着官府大人,就放声大哭起来。
刑尊问得越急,她们哭得越厉害,竟然把满堂的人都感动得跟着掉泪,个个都替她们喊冤叫屈。
刑尊说:“这么看来,两边所许配的人都有些不合适,你们都不愿意嫁他们了!
我心里也正为你们发愁呢,哪有这样两个出色的女子都嫁给粗俗之人的道理。
你们先在一边跪着,我自有办法。
——把她父母叫上来!”
钱小江和边氏一起跪到案桌前,听候官府的吩咐。
刑尊把棋子一拍,十分生气地说:“你们夫妻二人一点都不把事情当回事,把儿女的终身大事当成儿戏!
既然要许配亲事,也该大家商量商量,看看女儿和女婿是否般配。
为什么把这么好的女儿许配给这样的女婿呢?
你们看刚才她们哭得那么伤心,就知道要是真配成了,她们会不会幸福了!
幸亏是告到我这里,除了按照常规的法律之外,我另有一个断案的办法。
要是换了别的官员,肯定要按照
一句“赵钱孙李”。
夫妻二人顿时都瞪大了眼睛,同时叫了起来。
一边说:“除了我的至戚之外,哪里来的这两门陌生的亲事?”
另一边说:“我的喜盒旁边,为什么多了这么多的食物?”
钱小江对着边氏说:“我家一家之主不发回书,谁敢收他们的一盘一盒?”
边氏指着钱小江说:“我家主婆不允许接受,谁敢接他们的一线一丝?”
丈夫又问妻子说:“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。
要是说在家的女儿,也该由我这个父亲做主。
要是说出嫁的妻子,也该由我这个丈夫做主。
你有什么道理,竟敢胡作非为?”
妻子又问丈夫说:“娶媳妇由父亲做主,嫁女儿由母亲做主。
如果是娶媳妇,就该由你做主。
可现在是嫁女儿,自然该由我做主。
你是什么人,竟敢越权行事?”
两边争论不休,甚至都要打起来了。
幸亏送礼的人一起把他们隔开,让他们不能近身动手。
边氏不由分说,直接把自己所许的那户人家的聘礼,照着礼单,一件件都收下了,还请人代写了回帖,打发来人走了;把丈夫所许人家的聘礼,都让人推出门外,一件也不许收。
钱小江气愤极了,偏要把那些聘礼扯进门来,连盘子带盒子都倒了下来,自己写了回帖,也把来人打发走了。
钱小江知道这两头亲事最终都要闹到官府去,他暂且把告状放在最后一步,决定先下手为强,就吩咐亲家,让他们赶紧选个吉日,多准备些灯笼火把,雇一些有力气的人来抢夺女儿,他想着要是抢不走,再去告状也不迟。
那两户人家果然按照他的计策行事,没过一两天,就选定了婚期,雇了许多打手,抬着轿子前来,指望能把人抢走。
没想到男兵容易对付,女将却难以降服,只需要边氏一个人拿着闩门的杠子,横冲直撞,竟然把前来的人役打得落花流水,一个个抱头鼠窜,就连花灯彩轿、灯笼火把都丢下了一半,这就叫做“借寇兵而赍盗粮”,这些东西都被边氏留在家中,准备将来给女儿出嫁的时候用。
钱小江更加生气了,就催促两位亲家赶紧去告状。
亲家知道状词很难写,没有把亲母告成被告、把亲家写成干证的道理,只好把打坏家人的事情都算在钱小江身上,
明朝正德初年,在湖广武昌府江夏县有一个做鱼行生意的经纪人,姓钱,号小江,他娶了妻子边氏。
这夫妻二人关系极为不和睦,而且一直以来都很难生育子女。
直到钱小江四十岁的时候,妻子边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,两个女儿出生仅仅相差半刻时辰。
世人都说儿子像父亲,女儿像母亲,可偏偏这两个女儿不遵循这个常理,就好像是别人家的儿女抱来抚养的一样,生得与父母一点儿也不像。
不仅面貌与父母不同,就连心性也不一样。
父母长得极其丑陋、十分愚蠢,而这两个女儿却生得极为标致、非常聪明。
她们长到十岁开外,就如同海棠花上沾染了露水,荷花在微风中摇曳,一天比一天更加娇媚动人。
到了十四岁的时候,更是美得让人不敢直视,不要说年轻的小伙子看了会魂不守舍,就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偶然间遇见,也要连声说“爱死了,爱死了”。
这两个女儿天资非常好,只可惜没有读过书,不过她们会记账和打算盘。
至于女工针线活,她们一看就会,根本不需要别人教。
她们平日里穿着素色的衣裳和布裙,头上戴的是铜簪和锡制的耳饰,就算和富贵人家的女儿站在一起,也能把那些富家女比下去。
旁边议论的人都说,素布衣裳并不比绫罗绸缎逊色,铜簪锡饰也不输给金玉首饰。
就因为这两个女儿太过出众,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,还有足智多谋的年轻子弟,都纷纷打起了她们的主意,想要娶她们为妻。
钱小江和边氏虽然是夫妻,可却像仇敌一样。
钱小江想要把女儿许配人家,却不让边氏做主;边氏想要招女婿,也不让钱小江知道。
两个人都瞒着对方,各自找人在背后操办女儿的婚事。
钱小江的性格,在家里虽然倔强,但是在外面见到朋友的时候,还算和蔼可亲,不像边氏那样泼悍,动不动就跑到街坊上打人、骂邻居。
那些做媒的人都说:“丈夫好欺负,妻子可惹不起,与其向丈夫求情,不如向妻子求情,瞒着妻子不如瞒着丈夫。”
所以边氏商议好的人家,反倒比钱小江商议好的人家更早确定下来。
两个女儿各自选了一个女婿,边氏让他们选好了吉日,直接把聘礼送到家里来,她
众人都赶了出去,一概不再要求他们供述。
又派人传谕官媒,让她另外给这两个女儿寻找好的女婿。
如果找到了合适的人,一定要领到公堂上来让他亲自相看一下,确实能配得上这两个女儿,才允许他们成亲。
官媒找了几天,领来了许多年轻男子,私下里看着觉得还可以,但到了官府让刑尊相看的时候,却都不中意。
刑尊就另外想了一个办法,打算通过文字考试来为她们挑选女婿,这样才能找到才貌双全的人。
恰好山间的百姓送来了一对活鹿给他,这正合刑尊的心意。
刑尊就发出一张告示:限定在某月某日考试生员和童生,让生员和童生在试卷面上把“已冠未冠”四个字改成“已娶未娶”,告示上说:“今年的乡试很快就要到了,我想要在这些才子还没有取得功名之前就发现他们,所以特意拿出两位美丽的女子和两头吉祥的鹿作为奖品,让大家来争夺。
已经娶妻的人以得到鹿为目标,还没有娶妻的人以得到女子为目标。
谁能得到,就是今年的优秀人才。”
考场里面本来有一座空楼,刑尊让边氏带着两个女儿住在楼上,把两头鹿养在楼下。
还暂时挂了一块匾,叫做“夺锦楼”。
告示一贴出来,十县的生员和童生都被吸引得个个兴致勃勃,痴心不已。
已经娶妻的人还只是想着从功名的角度出发,要是能抢到活鹿,也不过是得个好彩头。
那些还没有娶妻的年轻人,就更是兴奋得不得了,想着还没考中科举,就先有了像嫦娥一样美丽的妻子,就算不能大富大贵,也能先成就一段美好的婚姻。
到了考试的那天,他们恨不得把心肝五脏都掏出来,来换取这两位绝色女子。
考试结束后,个个都不想回家,都挤在府衙前面等着公布结果。
到了第三天,终于发出了一张榜,每个县只取十名,听候复试。
那些被录取的人,知道这次复试不是只看文章,主要是挑选人才。
长得标致的人,就觉得自己有几分机会了。
到了复试那天,那些想做新郎的人反倒先像新娘一样,一个个都涂脂抹粉,走到刑尊面前,还扭扭捏捏地摆出各种姿态,想让刑尊看中他们,把他们选为第一名。
谁知道这位刑尊不仅善于识别
最新评论